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2023年重启经济,还得靠楼市?

2022-12-31 10:05:56    来源:凤凰网

2023年重启楼市,已经是明牌了。

01

明年的楼市,定调了


【资料图】

2022年,房地产行业有多冷大家都清楚。业内预计,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在此之前5年,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都在17亿平方米以上。

全国地产投资也是不断下滑。

这一轮中国楼市的调整幅度之深、影响范围之大,是2014年、2018年都没有过的。

所以,经过了近两年的“渡劫”,房地产又在官方层面重新回归支柱地位了。先是国家高层领导公开表态: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再是中央财办趁热打铁,表示要:

“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

房企圈子一片欢腾,连一向谨慎趋势悲观的行业吹哨人,大佬郁亮都直言:

“政策面的向好的力度、广度都超出了预期和想象!”

最主要的经济工作会议,直接给2023年的楼市定了调: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作为下一年全国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风向标,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会议无疑是社会各界都关注的重要会议,会上的内容基本确定了明年的政策方向。

回到这次的会议上来看,除了常规的“房住不炒”之外,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其他方面,会议也做出了明确指示。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预期修复,还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更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今年前三季度分别只有4.8%、0.4%、3.9%,平均下来只有3%多一点。第四季度由于疫情,可能还不到3%,全年算下来远远达不到5.5%的预期目标。

达不到这个目标也就算了,今年2季度美国的增速达到2.9%,超过了中国的经济增速,而预计美国今年全年的增速在2.2-2.4%左右。

中美的经济增速已经处于同一水平线。

因此,如何恢复经济,重回中高速增长成了明年最重要的事!真正意义上的头等大事!

简单来说:2023年重点在于经济恢复,而经济恢复的重头戏在地产!

02

各地出手救楼市?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只是说说而已,人家还是实打实的支柱。

我国有一个标志就是该行业对GDP贡献超过5%就认定为支柱产业。2018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为5.98万亿元,占GDP的6.65%。经过不断的政策调控到2021年,其中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8%。今年的具体数据还没有出来,即便房地产行业如此惨淡,但是对GDP的贡献还是不会低于5%。

5%看上去不多,但实际上只统计了单纯的房地产业,而与地产关联度最大的建筑业,可是占了14%以上!

还有占了地方上财政半壁江山的土地收入,还有钢材、水泥、玻璃等基础制造业,还有装修、家电、金融保险、仪表等相关产业。

甚至可以说:地产兴则百业。

就比如今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规模3389亿元,同比下滑9.3%。传统品类如彩电、空调、洗衣机、厨电等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根本还是受地产景气度的影响。

但现在要稳增长、要靠楼市重启经济有个特别尴尬的事。

每每说到搞经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把话题聚焦到如何恢复房地产投资,如何刺激内需消费……

但刺激内需有个难以突破的瓶颈——老百姓没钱!

更具体来说是:有钱的人没预期,没有钱的买不起。

那么如何盘活增量、激发存量就成了问题。

地方上想的办法是,搞增量咱们暂时没办法,盘活下存量还是有手段的。因为这个市场总有人能够买得起,那就先想办法来一出“应买尽买”。

这几年,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变化是:中国房价一直涨的信仰被动摇了、打破了。

想让大家重建信仰,或者部分重建信仰,难度比较大,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不过再难也得做,各地的做法普遍是先松绑,试一试。

最先动起来的是部分经济基础比较强的二线城市。第一个全面松绑的,是佛山。12月10日起,禅城祖庙、南海桂城、顺德大良不再限购,佛山成了首个全面取消限购的强二线城市。

随后不久,南京突然高调宣布:外地人购房不再需要社保和个税。

这几乎相当于 不再执行限购政策。

再来就是厦门岛外宣布不再限购,外地人可买一套。这是厦门第二次针对岛外的放松调控了,不过上一次还需要6个月以上的社保,这次干脆取消了社保要求。

另外,武汉也宣布二环外全部解除限购,首套只需要2成首付,二套只需要3成首付。

说白了就是地方带头的一场年底大促销。

除了二线城市,一线中的广州率先取消二手房参考价。

很多网红小区二手房参考价的提示已经全部消失了,之前热门板块的房子全部都恢复了市场价。

由此,不难看出一个趋势:起始于2010年并不断加码的一系列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等政策,将从2023年起一项一项逐步废除……

不管是房企的促销还是楼市调控都还会继续放松,现在各地放开限购限贷已如期上演。

这一切,都是为了明年重启楼市做的铺垫,大的要来了!

03

到底该拿房地产怎么办?

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已经说得不能再直白了。

楼市肯定要救的,救楼市就是要稳经济。

很多人觉得楼市现在铁定不行了,救了也白搭。

其实这是个误区,认为楼市的需求不能被创造,实际上楼市时时刻刻都在创造需求,这跟经济增长无关,甚至跟人口增长无关。

宏观经济与宏观人口的确能够影响宏观楼市,但并不妨碍楼市在微观层面不断创造需求。因为房子不会过剩,它甚至都不需要拆出需求来,只需要转移公共服务,就能产生新的需求。

比如一个人在某某新城买了一套新房,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没有就业,没有医院,没有学校,愠慢的,有人搬走了,紧接着,商业、街边小店也都逐渐关闭了。

再过一段时间,连水申都开始不稳定,物业也撤了,请问他搬不搬?

搬.....这不就有新的需求了?

然而如今楼市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因为整个利益链条上,从前端的地方、城投、开发商到终端的居民户,都欠债太多。

正常来说,楼市的周期和人口周期高度重合,所以波动没那么大。但我们赋予商品房不同的金融工具后,楼市其实就是债务,楼市的周期也就和债务周期高度绑定。

负债这东西用的时候爽,还债的时候就难受,毕竟是把明天的钱挪到今天来用。今天借了钱,用来投资或者消费,但到了还债周期你又不得不压缩日常消费,节衣缩食来偿还债务。

借钱的时候,扩张;还钱的时候,收缩。这也就形成了由债务周期带来的经济周期,楼市也是如此。

楼市不断地制造债务,负债高,尤其是居民部门的杠杆率高,导致了现在内需不振的问题,内需又进一步影响供给。

因此,这就有个矛盾。在这个特殊时期,拉动经济依赖地产;但如果再继续给房地产加柴加火,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风险,一个是负债风险,一个是民生风险,另一个是房地产挤压实体产业带来转型风险。

走到这一步,房地产要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稳”而是“改”!不如借着疫情带来的危机,开启“二次房改”

对楼市房改,很多人最熟知的是1998年,这次房改开启了楼市的发展趋势,更解决了很多人的住房问题,楼市迎来了商品化。

但一次房改走到今天,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房价高、普通人买房困难、楼市相对过剩、地产分配不均衡等等。到了必须要改,不得不改的地步。

二次房改要怎么改呢?其实可以走一条“双轨制”道路,实行商品房与保障房的双轨发展,具体也就是新加坡的“组屋”思路

——整个房屋从规划、建设到销售全由政府的“建屋发展局”一手包办。房子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只能卖给政府。而高收入者必须去买商品房,也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新加坡的高房价。

从而改变商品房的地位,让刚需的人有房住,让住房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又保障商品房市场不会完蛋。

并且从短期来看,如果每年新建1000万套保障房,套均面积80平方米,套均投资30万,这就意味着每年直接投资3万亿。

这么大规模的新增投资,必然会带动关联投资,释放更多的刺激。

即便按照保守情况估计,保障房承接了目前一部分已有的房地产需求,带来的新增投资也能有4万亿-5万亿规模。

这意味着,房地产投资领域在一年内净增30%-40%,这会带动GDP 3%的增长,能解决短期经济重启的问题。

维持房价不塌方式坠落,同时要让普通人买的起房,并且通过建设保障房重启经济,一举三得。

以后就算是地产受周期影响,出现剧烈波动,对普通人的影响也不大了;我们的经济也能逐步摆脱对于地产的依赖,沉淀在楼市的资金也可以慢慢流向其他地方。

当前的时间点上,与其用大量的精力再去稳地产,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搞一次大的地产改革,真正地去解决这个重大民生问题。

标签: 房地产市场

相关推荐

观速讯丨2022年全国楼市调查:销售持续探底,杭州等39城放松限购

全球看点:市场回暖 订单恢复 企业增资扩产满足市场需求

兴泉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赣南和闽西地区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

环球视讯!欧盟委员会:克罗地亚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区

当前快播:推进政策兑现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明年1月,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北京两机场元旦小长假计划进出港航班约2960架次

欧盟委员会:克罗地亚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区

全球快看点丨“白肺”与新冠原始毒株或德尔塔毒株有关吗?专家解答

网上是常态、网下是例外!北京九成以上交管业务实现一网通办

视点!伊朗举行大规模军演,强调外国势力必须从地区撤离

每日动态!投资者比金融危机时还要悲观,暗示美股见底?瑞信也站看多阵营!

私募投资官Rinly前瞻:2023年美元将盛极而衰?

全球微速讯:生猪期货日报12.30:生猪价格低迷,研报称长期猪价重心仍将逐步下移

当前关注:中国央行:自2023年1月3日起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

证监会出手整治!老虎证券美股盘前跌幅扩大至15%

林明贵:农村患者出现这三个症状立即去医院

林明贵:疫苗对于避免重症有效 糖尿病、高血压人群一定要打第四针疫苗

世界滚动:林明贵:新冠患者要注意继发病原菌感染,包括甲流、乙流、副流感

重点聚焦!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近五年稳步提高

当前快讯:节前看市场 | 广西南宁:年货登场 “菜篮子”物丰价稳

每日信息:全球连线|“山乡巨变”掠影:智能农具、机械耕作、科学育种……中国乡村有创造!

当前短讯!医保这一年:综合保障能力加强 惠及百姓民生

世界视讯!企业具备快速适应市场能力 “出海”抢单团满载而归

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获批进口

世界今日报丨今起,《反间谍法》等13件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全球微资讯!北京下周早高峰车流预计明显增加,暂无尾号限行恢复消息

【时快讯】如何护理老年感染者?老年人“阳康”后如何恢复锻炼?专家解答——

世界热门:16号线南段明日开通,北京丰台站实现地铁“双线换乘”

红小厨佛跳墙获认证全网销量第一,持续领跑御膳美食品类!

别让过度调侃消解了疫情的严肃性

世界看热讯:油市前景蒙阴?著名大佬发声:全球石油需求可能在明年飙升4%

每日速看!沪指跌超15%、纳指跌超33%,这国股市暴涨227%!一图看懂全球股指2022表现

【环球新视野】金冬雁:香港现在已是全国最不可能爆发疫情的城市

美国和欧洲在今冬会爆发大流行?专家:完全错误

当前时讯:中国还有德尔塔,会和奥密克戎一起使人重复感染?专家:100%没有根据

金冬雁:只要不出现致病性超高的新变种,全球新冠疫情正在走向终结

世界新资讯:海南:三亚、海口整体已过感染高峰,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

太空生活“满月”,这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的工作清单

每日资讯: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入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当前聚焦:明天白天晴间多云,最高气温6℃,适宜户外活动和开窗通风

北京交管发布元旦假期出行提示和事故多发点段:滑雪场等周边易堵

当前聚焦:外交部:美国是最大的 “新闻自由”双标持有者

环球热点评!国台办:美方的售武行径是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

全球动态:外交部:中方将结合中国公民出行意愿,恢复中国公民赴具备条件的国家旅游

阿里公益年度账单:向5亿用户说声谢谢

世界视点!奋发有为 行稳致远·经济大省挑大梁丨四川:加速打造产业生态圈 全力拼经济

第十八届文博会大视界再创新高 现场8大项目签约总额超11亿元

泰安高新区2022工伤预防宣传活动启动

世界热消息:付鹏:美国高通胀原因复杂,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逆全球化造成的

天天滚动:买家诉幻核停售后卖家不退购买款,法院:我国未开放NFT数字藏品二级市场买卖,...

世界热门:茅台冰激凌今年或实现营收2.62亿,丁雄军强调:不进则退,2023年极为关键

2022广州车展|长安深蓝推氢能源燃料电池和半固态电池技术

每日短讯:2022年港股正式收官,恒指全年大幅震荡逾10,000点

世界焦点!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默沙东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胶囊进口注册

新研究发现验血可助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张文宏解读为何觉得白肺变多了

跨年夜最冷大城市排行榜出炉,看看谁家最冷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可放出奇异红光的遥远星系

天天通讯!AI语言模型在智商测试中胜过人类

2022年或成英国有记录以来“最暖之年”

英国“罢工潮”的背后:通胀持续居高不下 民众生活成本飙升

每日快看:柬埔寨首相洪森:如果没有中国朋友帮助,我们的基建很难发展起来

每日速讯:乌克兰新《媒体法》禁止所有俄罗斯媒体传播

元旦小长假请来云上文博会看展

模式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宇通轻卡为西南地区绿色物流插上“腾飞翅膀”

旗领风尚 红旗H6广州车展全球首发

全球速讯:纳指今晚将迎“大战” 知名投资人:明年股市多头获胜的关键在此

要闻:2022年度好文汇总·美联储的猫专栏

观焦点:联想刘军:新IT与价值驱动双轮推动智能化进程

洪灏:中国的出口周期和股市的表现息息相关

2022广州车展|2030年冲击150万辆销售目标,最早2023年底实现IPO

当前关注:2022广州车展|小马智行与如祺出行联手打造Robotaxi车型亮相车展

洪灏:A股明年目标价定为3500点,我们应该顺势为,逢低买入

天天微资讯!期待2023!心中有梦,脚下有路

最快1小时03分可达!京唐城际开通,今晨第一拨“通勤族”体验如何?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日产1.9亿片,750余家重点企业开足马力保障医疗物资

【全球独家】美国一架直升机坠入墨西哥湾,4人失联

世界动态:示威引发冲突致20多人死亡 秘鲁总统要求调查

世界视点!伊媒:伊朗军队在霍尔木兹海峡展开军演

快报:俄州长:俄军在恩格斯空军基地击落一架无人机

最新消息:美国冬季风暴已致71人遇难 男子为给孕妻买食物死在街头

焦点讯息:拜登签署2023财年综合拨款法案

全球微头条丨赛罕区:做实党组织党员“双报到” 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1月5日再下调

出身寒门、曾经的商界大佬,被判有期徒刑19年!

看热讯:二审认定:刘鑫在江歌案发生时锁闭房门

全球观焦点:“证大系”集资诈骗案一审宣判:戴志康被判十九年,处罚金2550万元

环球关注:宋军继任山东省副省长

环球今日报丨中国空间站完成三舱状态设置 长期运控稳定实施

全球观天下!注意!老年人肺炎可能不发烧

环球精选!门对门邻居互传纸条竟是因为……邻居:“有你是我的福气!”

全球热消息:2022,敬平凡又不凡的每一天

事关退烧药、抗原、血氧仪供应!工信部回应

环球滚动:9个奥密克戎亚型毒株正在我国流行!面对不同变异株,疫苗怎么打?

环球即时看!转阴后如何更好恢复?权威指引→

今日关注:明年美国CPI仍无法达到目标水平,原油有望冲上90美元? | Live独家分析更新中

刘俏:中国的民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有一个特点,给点阳光就灿烂

环球快资讯:白重恩:疫情一旦稳定,房地产装修会有补偿性的大爆发

焦点热讯:白重恩:探索新市民离开农村后,把宅基地复耕腾出土地指标